首頁 » » 馬薩達古城遺址 ——猶太民族精神的象徵

馬薩達古城遺址 ——猶太民族精神的象徵

作者:Jocelyn 發表日期:03 分類:

死海漂浮,令人神往。然而,死海附近的歷史遺蹟,卻更加令人難忘。其中之一,便是象徵著猶太民族精神的馬薩達古城遺址。

在死海附近,有一座平地突起的岩石山。這座岩石山的東側懸崖,高約450米,從山頂直下至死海之濱;西側懸崖,高100餘米。岩石山頂平整,大致呈菱形;南北長約600米,東西寬300餘米。山頂之上,有殘存的古代宮殿、城堡遺蹟,那就是至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的馬薩達古城。

通向馬薩達古城的小道極為險峻,被稱為是「蛇行之路」(Snake Path)。遊人參觀,極為便利,有纜車直達山頂(圖1、圖2)。

圖1、死海邊、岩石山頂的馬薩達古城(網上下載)

馬薩達古城遺址——猶太民族精神的象徵

圖2、乘坐纜車,直達山頂

公元前74年至公元前4年,是古代以色列大希律王(羅馬帝國在猶太行省耶路撒冷的代理人)統治時期。由於麵臨桀驁不遜的猶太人和虎視眈眈的埃及豔後克裏奧帕特拉七世的雙重威脅,希律王曾在馬薩達修建王宮和城堡,將其作為緊急情況下的避難所。

公元66-70年,爆發了猶太人反抗羅馬統治的起義。公元70年,耶路撒冷(包括第二聖殿)被羅馬人摧毀,起義軍領袖Menachem也被殺身亡。他的外甥Eleazar逃往馬薩達,一批不願當亡國奴的猶太人陸續聚攏到了那裏。

馬薩達古城,易守難攻、固若金湯。倉庫裏堆滿了糧食、椰棗;雨水(雖然一年隻有幾天),能被開鑿在岩石山上的凹槽收集、流進蓄水池中;不懼敵軍圍困、把水源切斷。但是,羅馬驍勇善戰、如日中天。起義軍堅守了將近3年,古城危在旦夕。Eleazar在城裏的猶太會堂發表演講,寧可作為自由者去死,也絕不屈從於羅馬人的奴役。大家最終選擇了在逾越節那天(公元73年的4月15日)集體殉難。

他們推出十名「殺手」為執行者,所有人緊抱妻兒、躺在地上,接受親密戰友的一劍刺喉。接著,留下一位勇士處死其他殺手;最後,這位勇士再自刎。

次日,羅馬軍隊用攻城槌擊破了馬薩達的城牆。正當他們驚訝為什麼未遇絲毫抵抗時,發現了城中960具屍體,還有那被燒毀了的建築和仍然保存完好的糧倉,驚愕不已。

從那時起,猶太人的足跡散佈到世界各地,直至二戰後的1948年……

圖3至圖12,是我們參觀馬薩達古城遺址所拍的照片。

圖3、在遊客中心,地陪導遊雪麗(右一,穿紅毛衣、戴墨鏡者)

給我們作詳盡的介紹(團友沈建平攝)

圖4、根據遺址製作的希律王宮殿模型(左)和馬薩達古城平麵圖(右)(沈建平攝)

圖5、古城遺址全貌

圖6、從古城上,鳥瞰羅馬軍營所在地(照片上的兩個方格)和遠處蔚藍色的死海

圖7、古城城牆、瞭望台(上)和防禦工事(下)(沈建平攝)

圖8、古城糧倉

圖9、殘存的希律王宮殿浴室,牆上斑駁的彩繪(上)和完善的加熱裝置(下),

還能看出當年帝王生活的尊貴和豪華

圖10、猶太講堂遺址

——起義軍首領向全城軍民宣佈寧死不降的決定和集體殉難方式的地方

圖11、團友們在猶太講堂遺址的留影

圖12、古城一角(團友孫行者攝)

馬薩達古城的故事,由著名猶太歷史學家弗拉維奧·約瑟夫斯(簡稱約瑟夫,公元37年—100年)記載。據約瑟夫所述,馬薩達古城被攻陷時,尚有兩個大人和五個小孩躲在一處蓄水池裏得以倖免,他也因此得知了羅馬軍隊破城前發生的詳情。約瑟夫,原是起義軍成員,被捕後投降了羅馬人。從敘述中,似乎還能體現出他內心深處作為猶太人的驕傲。

如今,馬薩達古城遺址已成為以色列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猶太人成人禮舉行的場所之一。

徐晉勛

2018 04 24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來源:http://www.sohu.com/a/229320513_100181

Tag:
本文鏈接:https://www.hair-add.com/112942.html

熱門文章

分類目錄